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信息公示
2018-11-18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1、建设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以下简称该矿)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柳林矿区南部,井田距中阳县城西约20km,北距柳林县城20km,行政区划大部分属吕梁市中阳县下枣林乡、武家庄镇管辖,西北部属柳林县陈家湾乡及金家庄乡管辖。
联系人:斛杰鹏
2、项目名称及简介
建设项目名称: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建设规模:120万吨/年
该矿于2009年5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9]1349号文对高家庄煤矿建设项目进行了核准,项目建设规模3.0Mt/a。2012年10月31日国家能源局以国能煤炭〔2012〕351号文对其分期建设有关事宜给予批复,项目建设总规模3.0Mt/a,一期建设规模1.2Mt/a。高家庄煤矿(一期)设计为1.2 Mt/a,2010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2016年3月22日正式投产。
2009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000002009101110038691,矿区面积39.976km2,开采深度由775米至150米标高,生产规模300万吨/年,一期规模120万吨/年。
2016年03月22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为该矿颁发了编号为(晋)MK安许证字[2016]GY047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16年03月22日至2019年03月21日,许可能力120万吨/年。
2017年11月2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完成了对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的生产能力等生产要素信息的变更登记和建档,公告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3、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建设单位陪同人
人 员 | 姓 名 | 专 业 | 项目分工 |
项目负责人 | 吕鑫磊 | 矿物加工工程 | 项目总体负责 |
公共卫生人员 | 严韵 | 预防医学 |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 |
行业工程技术 | 贾存华 | 采矿工程 | 生产工艺和防护设施分析 |
卫生工程人员 | 赵海涛 | 矿井通风与安全 | 职业卫生工程技术分析 |
评价人员 | 冯慧娟 | 资源勘查工程 | 职业卫生调查 |
现场检测和采样人员 | 秦子琦 | 矿物加工工程 | 职业卫生调查、现场检测、采样 |
王勇 | 采矿工程 | ||
晋晨光 | 资源勘查工程 | ||
魏军 | 资源勘查工程 | ||
张婧 | 资源勘查工程 | ||
吕鑫磊 | 矿物加工工程 | ||
检验人员 | 赵娟儿 | 资源勘查工程 | 职业病危害因素实验室检测 |
张惠琴 | 矿物加工工程 | ||
魏亚雄 | 资源勘查工程 | ||
张婧 | 资源勘查工程 | ||
报告校核人 | 刘慧志 | 安全工程 | 报告校核 |
报告审核人 | 吴继红 | 采矿工程 | 报告审核 |
报告签发人 | 贾军萍 | 矿物加工工程 | 报告签发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斛杰鹏 | — | — |
4、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
粉尘: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煤尘、矽尘、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其次为辅助生产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和其他粉尘。
化学有害物质:主要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氯、盐酸和锰及其化合物等。
物理因素:主要是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场、高温、热辐射、不良气象条件等。
现场采样和检测组于2018年10月29日在山西省中阳荣欣焦化有限公司高家庄煤矿对该矿各生产系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场检测。
本次检测将该公司工作场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①粉尘:煤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木粉尘;②化学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盐酸;③物理因素: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厂、紫外辐射作为检测指标。
本次检测对目前尚未制定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和尚无国家职业卫生采样、检验方法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作检测,因此对甲烷不做检测。由于水泥、石灰石粉仅在井下开拓巷道或掘进硐室时做锚喷支护时才使用到,该公司在本次检测期间无巷道开拓和硐室的掘进工作,调查时,该矿无锚喷工艺;故对水泥尘、石灰石粉尘不做检测。由于黄泥灌浆系统检测期间未使用,故未对该系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由于检测时间为非最热季节,故未对高温进行检测。由于目前振动检测设备不是防爆型的,故未对井下生产系统的手传振动进行检测。但均对这些有害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并对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由于锅炉房现已拆除,正进行燃气或电加热改造,故未对采暖与供热系统进行检测;待改造完成后,建议矿方对其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检测结果汇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 | 检测点数 | 合格点数 | 检测工种数 | 合格工种数 |
粉尘-总尘 | 26 | 25 | 20 | 19 |
粉尘-呼尘 | 23 | 23 | 17 | 17 |
一氧化碳 | 4 | 4 | — | — |
氧化氮 | 2 | 2 | — | — |
硫化氢 | 4 | 4 | — | — |
二氧化硫 | 2 | 2 | — | — |
盐酸 | 2 | 2 | — | — |
锰及其化合物 | 1 | 1 | 1 | 1 |
噪声 | 54 | 54 | 30 | 30 |
紫外辐射 | 1 | 1 | — | — |
手传振动 | — | — | 2 | 2 |
工频电场 | 3 | 3 | — | — |
合计 | 122 | 121 | 70 | 69 |
5、评价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和噪声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现有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对各生产系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有效防护,但在某些地点仍然存在超标现象。因此要加强对超标作业地点防尘、防噪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超标工种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监督;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及时掌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浓度和强度。
5.2 建议
1)今后职业卫生管理中应进一步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同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劳动者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及考核。
2)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各项职业卫生工作,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生产设备同时运转,并要进行定期维修维护,确保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通风报警装置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不得拆除或停用。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严格按照《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善职业健康档案,妥善处理疑似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病人及确诊职业病病人。
4)加强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管理,对个人防护用品,要督促其定期更换,并进行监督使用。
5)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健康防护意识,保护劳动者健康。
6)应按照我国有关职业病危害申报的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管理。
7)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检修、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及有效防护,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8)针对本次检测发现的井下掘进工作面的粉尘超标,应对综采工作面及综掘工作面的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加强水质过滤和喷嘴检修维护,尤其是防止内喷嘴堵塞;保证采煤机、掘进机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不小于4 MPa,当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时,外喷雾压力应不小于8MPa;同时应加强个体防护,给作业人员配置阻尘率大于95%的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使用和维护。
9)本次检测未发现噪声超标的作业点和工种,但强噪声的工作地点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及保养,降低设备自身产生的噪声;同时应加强个体防护,给作业人员配置SNR为17~34dB的耳塞或耳罩,并督促其正确使用和维护。
10)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井下生产系统关键控制点为井下综采、综掘和炮掘工作面的粉尘和噪声,关键控制岗位分别为综采工作面的采煤机司机、综掘工作面的掘进机司机和炮掘工作面的支护工;地面生产系统关键控制点为筛分车间的粉尘和噪声,关键控制岗位为振动筛巡检工和拣矸工;地面辅助生产系统关键控制点为空压机房、主通风机房、机修车间和瓦斯抽放泵站的噪声、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的硫化氢,关键控制岗位分别为空压机工、主通风机工、瓦斯抽放泵工、机修工、矿井水和生活水处理工。
6、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无